米易县市场监管局网站欢迎你!  今天是:

农村假冒伪劣食品辨别小知识

来源:米易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5-06-23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严重威胁消费者健康,消费者可从包装标识、感官特征、购买渠道、价格逻辑等多维度综合判断是否为假冒伪劣食品。以下为大家梳理了几种常见的假冒伪劣食品类型,快来查收这份“避坑指南”吧!

  (一)“三无”食品

  特征: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信息,常见于散装零食、调味品、糖果等。

  风险:未经过严格质量检测,可能含有有害物质或微生物超标。

  辨别特征:查看包装关键信息,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SC编号)等。

  (二)“山寨”食品

  特征:仿冒知名品牌商标、包装或名称,“山寨”食品与正规产品外包装极其相似,名字也仅一字之差,如“康帅傅”冒充“康师傅”。

  风险:质量低劣,可能使用劣质原料或非法添加物。

  辨别方法:仔细核对商标、包装细节,警惕形近字或相似图案。

  (三)过期或篡改日期食品

  特征:超过保质期,或生产日期被涂改、覆盖,常见于糕点、乳制品、饮料等。

  风险:食品变质,易引发食物中毒。

  辨别方法:购买食品时,仔细查看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确保食品在保质期内,警惕标签字迹模糊、涂改痕迹、信息缺失或不一致。

  (四)伪劣食品

  特征:以次充好、掺杂掺假,如用鸭肉冒充牛肉。

  风险:营养成分不足,可能含有有害物质。

  辨别方法:观察食品颜色、质地,警惕异常低价。正常食品应有其特有的香味,酸败味、霉味或刺鼻化学味需警惕。肉类应紧实有弹性,糕点应松软有弹性,发黏或干硬可能变质。

  (五)来源不明食品

  特征:无法确定生产来源,如无证的流动摊贩售卖的食品。

  风险:未经过检验检疫,存在疫病或微生物污染风险。

  辨别方法:要求商家出示进货凭证或检验报告。

  (六)保健食品虚假宣传

  特征:虚标成分,如用香精勾兑却称“纯天然”;夸大宣传,如普通益生菌粉宣称“降血糖”,廉价保健品吹嘘“抗癌延寿”,特别警惕“三天瘦十斤”“包治百病”等宣传话术。

  风险:误导消费者,延误治疗。

  辨别方法:警惕夸大宣传,查看配料表与营养成分表是否一致,谨防会议营销、电话营销,对以“免费体检”“健康讲座”名义推销的保健品保持警惕。

  (七)不合格畜禽肉及肉制品

  特征:病死畜禽肉、来源不明肉、未经检验检疫或检疫不合格肉类。

  风险:易存在非法添加有害化学物质,且大多是由加工环境脏乱的黑作坊制作,食品质量无法保障。

  辨别方法:购买生鲜肉,务必查看“两证两章”(动物检疫证明、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动物检疫验讫印章、肉品品质检验验讫印章),警惕颜色异常、气味刺鼻、异常低价的肉类。购买肉制品,要选择信誉良好的商超、品牌,查看产品成分表,警惕“风味”“重组”等模糊标注。

  (八)“特供酒”

  特征:在酒类商品的产品标签标识、说明书、包装、广告或宣传物品上印刷或宣称“特供”“专供”“内供”“党政机关或军队”(含拼音及其缩写、英文缩写、汉字谐音等)。

  风险:多为商家勾兑的劣质酒,易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辨别特征:购买白酒时,要通过正规渠道进行购买,索取并保管好购买票据,不轻信“内部”“特供”“部队专供”等虚假宣传内容,提高安全消费意识。

  我们在购买食品时要优先选择证照齐全、信誉良好的商超、品牌专卖店,避免选择无证流动摊贩、“黑作坊”、非正规电商平台;要警惕异常低价,明显低于市场价的食品可能存在质量问题;要索取并保留凭证如购物小票、发票、支付记录、食品包装,便于维权时提供证据。

  如发现食品存在问题,要留存证据,如保留问题食品样本、包装、剩余食品,拍照或录像取证,记录商家名称、地址、购买时间,并拨打12315、12345投诉举报热线或前往当地市场监管所举报。

  米易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