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易县县政府办公室网站欢迎你!  今天是:

抓差距、补短板,全力争创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县

来源:县政府办     发布时间:2020-03-16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抓差距 补短板 全力争创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县

  

  一、基本现状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米易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抢抓机遇,聚焦创建全省首批乡村振兴先进县目标,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姿态,高起点做好规划、高质量发展产业、高标准建设治理乡村。先后成功纳入全国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县、全省乡村振兴规划试点县和重点培育县、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培育县、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县、全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重点县等,走出了一条具有米易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良好开局。。与此同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存在相关制度机制不完善、农民参与力度不够,乡村治理体系未建立等问题亟待解决。

  二、实践做法

  (一)建立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夯实乡村全域振兴基础 。

  1. 规划先行,科学编制乡村振兴“ 1+6+n ”规划。 2018 年 8 月,米易县成功争取成为全省首批 22 个乡村振兴规划试点县之一,县级财政支出 360 万元率先启动县域乡村振兴“ 1+6+n ”规划编制工作, 2019 年 5 月份已顺利通,同时完成相关专项子规划的编制,形成了县域乡村振兴“ 1+6+n ”的规划体系,为推动乡村全域振兴描绘了蓝图。

  2. 高站位统筹,系统谋划推进。 一是高度重视。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主要领导先后组织召开县委常委会 4 次、县政府常务会 4 次、工作推进会 2 次,深入 12 个乡镇开展实地调研,举办村(社区)干部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 1 期,传达学习相关文件精神。 二 是制定方案。 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组织相关部门深入摸底调查,对外学习考察取经,充分结合县域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米易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米易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先进乡镇、示范村创建方案》,做到创建工作有的放矢 。三是健立领导体系和督查机制。 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体系,县级层面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相关县领导任副组长、部门及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印发《米易县 2019 年创建省级乡村振兴先进县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督查巡查工作方案》,发挥人大、政协监督指导作用,全程参与、全程指导,开展县人大、政协全覆盖督查巡查 2 次、县委目标绩效管理办公室专项督查 6 次,下发督查通报 6 期,召开专题调度会、工作推进会 9 次,督查推进重点工作(项目) 30 余个; 四 是强化考核激励。 县委、县政府将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对各部门、乡(镇)的首要考核,同时加大在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干部任用方面的权重,激励干部群众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 二 )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环线,展现乡村振兴新成效。

  在全面推开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举措,推进乡村全域全面振兴的基础上,围绕县委提出的 “ 一城三区三基地 ” 的总体部署,坚持以打造安宁河流域乡村振兴精品环线为重点,立足米易本地特色,按照一条环线一种发展模式、一条环线一种实践探索、一条环线一幅富春山居图的目标,围绕丙谷小河流域现代农产产业园区建设和 7 个创建省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统筹规划布局聚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文旅融合发展等凸显米易乡村振兴优势特色的点位,串点成线,形成安宁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环线,展现米易乡村振兴的新成效。

  二、聚焦目标任务,细化工作举措,纵深推进乡村振兴

  (一)以产业兴旺为基础,奋力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持续优化提升特色产业。 持续优化提升 “ 三个产业带 ” 和 “ 五大特色产业 ” 。 2019 年上半年,实现早春蔬菜产量 34.4 万吨,同比增长 8.6 万吨;外销均价 4.69 元 / 公斤,实现销售收入 16.15 亿元,同比增长 8.75 亿元。实现早春枇杷产量 1.21 万吨,同比增长 10% ,销售均价 27.5 元 / 公斤,同比增长 1.9% ;实现销售收入 3.33 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 1.44 万亩,申报 “ 三品一标 ” 农产品 16 个,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5 个。 二是全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 整合涉农资金 4090 万元,突出特色主导产业,依托丙谷小河流域现代农业园区被纳入省级培育园区,建成分级包装车间 3195 平方米,引进 1 条果蔬无损伤智能化机械分选线,新建(改造)温室 1.6 万 平方米,新建移动育苗床 2458 平方米、无土栽培 2304 平方米;建成集农业大数据中心、农业技术培训中心、新品种新技术培育孵化中心为一体的农业科技创新孵化中心,探索土地入股分红模式,加速了一二三产融合。

  (二)以生态宜居为关键,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

  1. 制定 “ 1+1+5 ” 系列方案,真金白银投入资金。 先后编制出台了《米易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米易县 2019 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以及米易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 五大行动 ” 专项方案,形成了 “ 1+1+5 ” 工作方案体系,为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具体实施指明了路径。全县梳理出 2019-2020 年补短板、强弱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 25 个,累计投入项目资金 4.73 亿元,其中 2019 年计划投入项目资金 3.79 亿元,上级财政资金 1.08 亿元,县级配套资金 1.32 亿元,群众自筹 0.31 亿元,其他资金 1.08 亿元,所有项目目前已经入收尾阶段。

  2 . 高标准推进,强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 五大行动 ” 。

  ( 1 )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持续改善村庄环境。 下发专题通知,以 “ 清洁村庄助力乡村振兴 ” 为主题,持续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集中整治,对村庄空间、生活垃圾、田间垃圾、黑臭水体、畜禽粪污、不良习惯开展集中清理,着力从面上解决村庄 环境 “ 脏乱差 ” 的问题。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开展进村入户宣传教育 3409 场、 86097 人次,发放宣传资料 5.4 万册,张贴宣传标语 1698 条,发动群众 7 万人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 7537 吨,清理水塘 312 口、沟渠 1673.6 公里,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 619.9 吨,清理断壁残垣 611 处,农村人居境有面貌焕然一新。

  ( 2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 五大行动 ” 取得实质性进展。 在垃圾治理方面,围绕建立 “ 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 ” 的垃圾收储模式, 配备垃圾车 50 台,新建垃圾中转站 3 个 。在污水治理方面,通过建立 “ 集镇建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厂或人工湿地) ”“ 新村聚居点建人工湿地 ”“ 散户厕污共治 ” 三种模式,恢复运行污水设施 20 个, 5 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正在加紧建设中;在厕所改造方面,截止 10 月 17 日,全县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已开工建设 9619 户,完工 8982 户,开工率 94% 、完成率 87.7% , 4 所农村公厕已经全面建设完成。在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制定秸秆综合利用专项方案,以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实现秸秆综合率达 90% ,发放秸秆腐熟剂 1.25 万包,推广秸秆腐熟还田肥料化利用 1.25 万亩, 1 个秸秆收储运网点建设完成,推行秸秆燃料化利用 312 吨;废旧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方面,开展 “ 谁生产、谁回收 ” 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试点,回收处理农药包装废弃物 1.4 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方面,完成米易县非畜牧大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中央财政资金 2000 万元方案编制, 79 个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治理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在村容貌提升方面,突出米易乡土风情、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已经编制经济、适用、美观的户型图 2 套,印发至乡镇,供群众选择;重点围绕县域乡村振兴示范环线及 7 个创建省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基本完成。

  3. 大胆试点,探索米易特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模式。一是 探索出了 “ 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 ” 的垃圾收储运输模式。 二是 探索出了 “ 村民出资 + 集体补贴 + 定期收储 ” 的垃圾治理模式。 三是 探索出了在村民聚居点设立环保超市,采取 “ 垃圾兑换积分、积分兑换生活用品 ” 的方式,引导村民自觉建立其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的良好习惯。 四是 探索农户按照 “ 四有一能 ” 的标准开展户用卫生厕所改造,利用沼气池实现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水通过三格式化粪池或生态湿地进行处理,实现粪污分离,厕污共治模式。

  (三) 以乡风文明为目标,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推动移风易俗。

  一是弘扬正能量,塑造文明乡风。 着力文明创建活动,转变基层群众风貌。目前,已创建全国文明村 2 个、省级文明村 4 个,市、县级文明村 35 个,市级文明乡镇 6 个;评选文明家庭 100 户、最美家庭 100 户。 二是志愿服务助推农村良好风气形成。 整合各行业资源,成立志愿服务队 45 支,注册志愿者 3.2 万人, 12 个乡镇建立志愿服务队, 87 个行政村设立志愿服务站, 评选优秀志愿者 13 名、最美志愿者 10 名、优秀志愿服务组织 3 个、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2 个, 助推农村形成良好风气。 三是开展 “ 立家规、晒家风、家训挂屋前 ” 活动。 集中打造乡风文明示范点 2 个,设立乡风文明示范户 63 户,制作家规家训牌 63 块,亮出家规家训,接受广大党员群众监督。 四是选树身边典型,争先创优有榜样。 开展十佳最美系列人物、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累计评选最美系列人物 83 名,星级文明户 5229 户,参评率达 90% 以上,最美家庭 100 户,巾帼大户 100 户,家风传承贤内助 36 户,好习惯好风气家庭 36 户,花园家庭 30 户,示范引领好风气。

  (四)以治理有效为保障,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为一体的乡村治理体系。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建立完善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群团组织、集体经济等互为补充的 “ 一核多元、合作共治 ” 基层治理体系。在全县 87 个行政村全覆盖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建成党员标准化活动室 40 余个,定向考聘 10 名社区党组织副书记、主任助理,试点考聘 20 名专职村文书,提升软弱涣散村党组织 5 个,清理撤换不合格村(社区) “ 两委 ” 干部 18 名。 二是强化乡村人才培育。 遴选 120 名优秀农民工进入村级后备人才库, 45 名优秀农民工党员进入村级领导班子。开展 1 期村组干部乡村振兴培训,评选表彰 15 名十佳村党组织书记,提高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提升群众自治水平。 三是扎实开展法律进农村活动 。 发挥 “ 三会 ”“ 五员 ” 的作用,持续开展村规民约、守法教育、 “ 七个好 ” 等活动,推进乡村法治、德治相结合。累计创建县级四好村 75 个、市级四好村 49 个、省级四好村 15 个。 2019 年 8 月,已纳入全国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县备选县。

  三、存在的问题

  (一)省级乡村振兴先进县创建指标尚未全面达标。

  根据《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评激励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要求,创建省级乡村振兴先进县 45 项考核指标,其中纳入统计监测平台 33 项,分值 86 分,未纳入乡村振兴统计监测平台指标 12 项,分值 14 分。目前,根据省统计局反馈我县 2018 年乡村振兴统计数据情况,纳入统计监测平台的指标共计 33 项,分值 86 分,其中达标指标 24 项,分值 56 分;未达标指标 9 项,分值 30 分,扣分 17 分; 12 项考核指标未纳入乡村振兴统计监测平台,分值 14 分,尚未明确每项得分情况。

  (二)宜居乡村项目建设进度滞后,长效机制未建立。

  垃圾治理方面 3 个乡镇垃圾中转站尚未建成使用,户用分类垃圾桶未全面配备;污水治理方面,已建成污水处理厂尚未全面恢复稳定运行, 4 个乡镇(集镇)污水处理厂 PPP 项目建设进度滞后;户用卫生厕所改造方面,开工建设 9619 户,完工 8982 户,开工率 94% 、完成率 87.7% ,进度滞后;村容容貌提升方面,只围绕 7 个创建省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点位推进,未全面铺开,村庄环境和农户庭院脏乱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行动”设备运行维护费用分担机制未出台明确,管护机制未建立。

  (三)农户参与环境整治意识不强、主动性不够。

  由于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以政府为主导、财政资金投入为主体进行推进,对农民的主体地位重视不够,宣传、引导、发动农民群众积极主动参与环境整治的措施不多、成效不明显,导致在工作推进中存在“政府在干,群众在看”的现象。特别在高山区、少数民族群众聚居区、凉山自发搬迁群众居住村落,群众生活习惯差,环境意识不强,陈规陋习破除难。

  (四)村庄风貌提升同质化明显,文化特色体现不充分。

  目前米易县正在推进村容村貌提升的村庄中,普遍采用房屋屋顶整治、道路黑化、墙面喷沙、公共区域张贴标语、栽花种草美化环境、配备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等形式开展,未充分挖掘村庄农耕文化、康养旅游文化、民族文化、古村落文化等文化特色,开展规划设计,有针对性的开展村庄风貌的打造和提升,村庄风貌雷同,千村一面,村庄有形无魂。

  四、措施及建议

  (一)强化统筹,压实责任,提前研判。

  县级承担乡村振兴先进县考核的县级部门要严格按照创建方案的职责分工,吃准吃透指标和指标解释,对于 9 项尚未全面达标的考核指标,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做好达标创建。针对 14 项未纳入统计监测系统的指标,各责任部门要及时收集归档相关佐证资料,及时向省市对口部门对接,争取省级行业主管部门对我县相关指标的认可,确保 45 项考核指标全面高质量达标。县委农办、县统计局要提前谋划,组织专题培训,开展 2019 年我县创建省级乡村振兴先进县指标的预填报工作,对数据填报结果进行研判,分析存在优势,找出短板差距,对标补短补差。

  (二)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

  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行动”项目建设进度,按照“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标准,充分发挥基层群众创造性,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村人居环境多元化长效治理机制,推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费用财政补助一点、集体解决一点、农户缴纳一点的“三个一点”机制,明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设施设备运行管护和费用分担机制,制定出台村级保洁员和污水 处理设备管护员职责、薪资标准和考核办法,确保村庄整治可持续。

  (三)强化宣传引导,增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群众参与度。

  突出群众主体地位,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形式,采用群众喜闻乐见、接受度高的宣传方式,引导群众自主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村规民约集中清理,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村规民约的重要内容,探索一批符合米易实际、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建立以村规民约为基础的乡村规则体系,把村规民约履行情况与集体经济分红挂钩,增强村规民约激励惩戒效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体验农业,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倒逼村民自主参与、维护村庄环境。

  ( 四 ) 因地制宜,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 宜居 村落。

  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以现有的县域乡村振兴规划为基础,根据区域特色、产业类型、文化特色、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因素,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形成功能清晰、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村庄建设格局,深入挖掘村庄文化内涵,体现村庄特色 ,有针对性的开展风貌提升打造,传承和保护村庄文化,杜绝千村一面。

  (五) 规范档案资料收集归档,做好迎检准备。

  一是 县委农办、县农业农村局要在 10 月底前召 开档案资料培训会,指导相关部门和相关规范档案资料收集。 二是 指标牵头部门 要按照档案资料收集整理要求于 11 月中旬前完成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做到一项指标一个档案,确保通过详实、完备的档案资料反映我县乡村振兴工作成效,为乡村振兴各项考核指标高质量达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