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易县人民政府关于2016年财政决算(草案)的情况报告
来源:米易县财政局 发布时间:2017-07-10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米易县人民政府
关于2016年财政决算(草案)的情况报告
(2017年6月26日在米易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今年1月,县第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审查批准了《米易县人民政府关于米易县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目前,2016年财政决算已经汇编完成。根据《预算法》相关规定及县人大常委会安排,现将2016年财政决算(草案)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2016年财政决算情况
2016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等多重困难叠加的严峻形势,全县财政工作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支出结构持续优化,财税改革稳步推进,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1.收支情况:2016年,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8,071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1.23%,同比增收5,935万元,增长7.2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6,480万元,同比减收5,558万元,下降8.96%;非税收入完成31,591万元,同比减收11,493万元,增长57.18%。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65,179万元,同比增支10,666万元,增长6.9%。
2.平衡情况:2016年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8,071万元,上级补助收入74,03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98,566万元,上解市级财力24,531万元,冲抵后为74,035万元),债务转贷收入54,523万元(新增债券转贷收入1,423万元,置换债券转贷收入53,100万元),动用上年结余4,378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300万元,收入总计221,307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5,179万元,上解支出685万元,债务还本支出53,100万元,支出总计218,964万元,年终结转结余2,343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1.收支情况:2016年,县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4,800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00%,同比减收52,217万元,下降91.58%;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4,990万元,同比减支54,667万元,下降78.48%。
2.平衡情况:2016年,县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8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4,279万元,动用上年结余431万元,债务转贷收入5,900万元,收入总计15,41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4,990万元,上解支出2万元,年终结转结余418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16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9,489万元(全部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上年结转结余2,098万元,收入总计11,587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8,287万元,年终结转结余3,300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16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收入300万元;调出到一般公共预算300万元,年终无结余。
二、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
2016年债务转贷资金60,423万元中,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7,323万元,用于上报的公益性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置换债券资金53,100万元,用于置换当年到期存量债务。
三、2016年财政主要工作
(一)抓收入,多措并举壮财力。一是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16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8,071万元,同比增收5,935万元,增长7.23%。二是融资工作成效明显。积极推进实施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城镇化建设以及重要产业投资等建设。2016年入省级PPP项目库2个,资金规模12亿元。三是向上争取资金成效显著。全力向上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共到位上级无偿专项资金54,717万元,确保了全县社会事业发展和重点建设项目的支出需求。
(二)培财源,创新方式助发展。一是壮大主体财源。全面贯彻落实“营改增”、资源税改革等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全年减免企业税收约1.2亿元,充分发挥财税体制改革对实体经济的提振作用;全面落实 “一企一策”帮扶措施,签订“政银企”合作协议12亿元,申报“园保贷”项目贷款资金4,900万元;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安排企业扶持资金2,492万元,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集聚创新要素,壮大优势产业,力促经济转型升级,巩固壮大现有财源。二是培植后续财源。倾力打造“承千年乡愁、沐米易时光”康养休闲度假目的地、富足安康幸福园,促进旅游服务业健康发展;举办米易花会、米易灯会、元宵焰火晚会等节庆赛会活动,大力发展“春赏花、夏避暑、秋品果、冬暖阳”特色康养旅游产业,促进休闲游、乡村游、自驾游等新兴旅游业发展。
(三)调结构,优化支出保民生。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首位,确保民生标准不降、投入力度不减。一是促进“三农”持续发展。投入扶贫专项资金3.44亿元,用于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基础设施改造,为2017年贫困村全部“摘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全面落实各项惠农强农政策,拨付各类惠农补贴4,600万元,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安排奖补资金1,939万元,积极推进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进一步提高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水平;大力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农业标杆项目成效显著,马鞍山水库、麻晃引水、土地开发整理、现代林业等涉农项目加快建设,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二是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及各类教育资助体系,安排资金5,352万元,用于全面落实各项教育资助政策;安排资金3,913万元,用于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建设,城乡教学、就学条件不断改善。三是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全面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安排资金7,303万元,用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完善重特大疾病保障制度;安排资金1,075万元,用于开展城乡医疗救助工作,进一步减轻城乡困难群众就医负担;安排资金4,300万元,用于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婚前检查、70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妇女“两癌”筛查等补贴政策,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安排资金1,491万元,用于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乡镇卫生院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设备更新,医疗卫生机构应急处置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城乡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四是促进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完善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优抚安置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完善以低保制度为核心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力度,安排资金2,960万元,用于全面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安排资金330万元,用于实施高龄补贴和长寿补贴政策,促进老年社会福利事业和谐健康发展;安排资金520万元,用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安排资金10,308万元,建成保障性住房156套,完成棚户区改造1,084户、农村危房改造684户。
五是促进文体事业繁荣进步。加大文化体育事业投入,群众艺术节、广场舞大赛等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村村响、户户通”有效覆盖,乡镇电影放映点、数字图书馆、农家书屋、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公共体育娱乐设施逐步完善。
(四)强管理,深化改革增活力。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稳妥推进各项财政改革,努力提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一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成“营改增”、资源税体制改革工作,按照上级安排,完成了中央、省、县各级间分享级次调整。二是完善政府预算管理体系。认真贯彻落实新《预算法》,完善政府预算体系,编制“四本”预算,逐步建全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加大对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衔接与统筹。三是积极推进“阳光财政”建设。全面推进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按照“功能分类公开到项,经济分类公开到目”的要求,县政府预决算信息全面公开,139个预算单位均在米易县公众信息网上公开了2015年部门决算、2016年部门预算及“三公”经费使用情况。四是逐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逐步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县级预算部门支出绩效考评“全覆盖”基础上,逐步推进预算管理与目标绩效相结合,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对 “资金量较大、代表性较强、社会关注度高”的重点民生项目支出开展绩效评价。五是深化国库管理改革。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全覆盖;试编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全面、真实反映政府综合财务状况;完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逐步将所有财政资金纳入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管理,有效杜绝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严格执行财政存量资金定期清理制度,加大统筹盘活力度,调整用于重点建设和民生项目。六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和资产系统的管理,开展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核实工作,全面摸清家底。加强对国有资产的配置、使用和处置的监督力度,严禁国有资产流失。加强对国有资产统筹调剂力度,盘活闲置资产,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七是加强对政府采购及投资评审的监管。以节约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核心,加大对政府采购、政府投资项目的评审监管力度,努力实现财政资金支出效益最大化。全县政府采购立项审批212项,采购预算总金额18,280万元、合同价14,990万元、节约资金3,290万元;评审政府投资项目68个,送审金额54,251万元,审定金额50,213万元,审减4,038万元,审减率为7.44%。
(五)带队伍,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围绕财政工作中心,创新举措,切实加强队伍管理,不断推进财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行业作风建设和行政效能建设,着力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财政形象,认真组织开展对新《预算法》和《会计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的学习研讨和互动交流,不断提升财政干部综合素质。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下行压力不减,政策性减收逐步显现,财政收入结构不优,财政增收十分困难。二是财政支出刚性增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深入分析原因,积极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努力使我县财政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