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五度”方式促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提质增效
来源:米易县审计局 发布时间:2025-03-20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为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米易县审计局在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以“提精度、挖深度、拓广度、强力度、传温度”的审计方式,全方位提升审计质效。
审前谋划“提精度”。一是深入开展审前调研,全面掌握审计单位的职能职责、业务范畴、内控机制以及领导干部任期内的重点工作与决策事项,做深做细做实审前调查。二是精心制定审计实施方案,明确审计目标、范围、内容与重点,确保审计工作有的放矢,靶向精准,提升审计精准度。
明确重点“挖深度”。一是围绕贯彻执行上级政策、重大经济决策落实情况,揭示领导干部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重大经济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及时敲响“警钟”。二是聚焦重大项目决策、大额资金使用、人事管理等重点环节,严查资金使用漏洞与违规违纪行为,关注领导干部在资源分配、项目审批、人事管理等关键环节的履职用权情况,及时发现相关风险隐患。
全面覆盖“拓广度”。一是同步开展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的审计检查,进一步拓展经济责任审计的广度。二是通过实地抽查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关注核查财政资金使用、工程质量等情况,重点深挖工程建设、惠农补贴发放、民生事项等重点领域的风险隐患和问题,更加全面、深入地掌握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多种方式“强力度”。一是实行“经济责任审计+其他类型审计”方式,将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及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统筹实施,同步开展,有效整合审计资源;注重账面审计、实地调研、数据审计等各种审计方法的有机结合,有力提升审计效率。二是注重部门协作,加强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巡察、组织人事、财政、农业农村以及自然资源等部门监督的贯通协同,在明确重点、发现问题、落实整改等方面相向而行,及时移送审计发现的问题,叠加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合力。
聚焦服务“传温度”。一是坚持审计计划和审计程序的标准化,确保审计工作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开展审计;严格执行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把依法审计、文明审计贯穿工作始终,确保审计工作的廉洁性和权威性。二是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工作要求,审慎作出评价和结论,确保审计结论客观、公正。与被审计单位充分沟通交流,从体制机制、项目建设、资金拨付等多角度提出一系列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高质量审计建议,并共同分析研究整改中存在的难点和堵点,提升审计服务温度,进一步提升审计整改工作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