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期)米易县白马镇“123”工作体系推动民族宗教工作创新开展
发布时间:2023-03-16 来源:米易县民宗局  阅读次数: 0

近年来,白马镇党委坚决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着力以“一中心、两试点、三保障”工作体系推动民族宗教工作创新开展,在全镇形成了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社会稳定良好局面。

坚持“一个中心”白马镇境内居住着汉、彝、回、白、傈僳等8个民族,有高龙、棕树湾、黄草、田坝4散杂居民族村,有宗教活动场所4处。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党的领导”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紧扣镇域实际纵深推进民族宗教工作。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致力各民族群众共同富裕。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将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强化新时代党的宗教理论政策宣传教育,引导宗教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通过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宗教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切实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了“人人感党恩,全民跟党走”的浓厚氛围。

聚焦“两个试点”。一是以高龙村为试点,探索民族团结新模式。高龙村为移民新村,共7163511人,其中彝族5652944人,傈僳族1148人。立足实际,白马镇本着“转变群众观念、摒弃传统陋习、凝聚发展共识”的原则,充分发挥村民主观能动性,由镇牵头、村组织、村民参与修订完善了《高龙村村规民约》,建立了“一约三会五员七个好”基层治理模式,推动形成了以自治“消化矛盾”、以法治“定纷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的三治融合,营造了“绿树满村、红花满园”的宜居环境,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治理成效。此外,白马镇以民族团结为“助推剂”,在高龙村建立了一座记录村庄历史发展沿革和群众生活变迁过程的村史馆,通过定期学习教育,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主动投身和参与乡村治理,为民族团结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筑牢保障。2021年,高龙村被评为四川省首批“乡村治理示范村”。二是以田坝村为试点,营造宗教和顺好环境。田坝村境内有600余年历史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清真寺望月楼,是全市最古老的伊斯兰教活动场所。近年来,田坝村以清真寺为载体,积极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常态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充分利用“微博物馆”等平台,全力抓好文化建设,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宗教,引导镇域内宗教活动场所比管理、比服务、比守法、比学习、比风气,引领广大信教群众主动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天府旅游名县等创建工作。田坝清真寺先后被评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宗教活动场所、县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强化“三个保障”。一是强化组织保障。镇党委落实统战委员和专职工作人员各1名,明确各村(社区)专职统战工作联络员2名,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将统战工作与疫情防控、森林草原防灭火、防汛减灾等重要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联动,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网络。二是强化阵地保障。在完成田坝清真寺“安全宗教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同时,将磨盘清真寺、乡农清真寺纳入平安宗教活动场所创建将田坝清真寺和高龙村纳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位打造,进一步强化民族团结阵地建设。三是强化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民族宗教工作管理网络,实行民族宗教领域不稳定因素定期排查报告制度,高度警惕重大政治活动前夕和敏感时期的苗头性问题,坚持把维护合法权益和严格执行政策相结合,确保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稳定。

 

 

 

 

 

 

 

 

 

 

 

主办:米易县民宗局 承办:米易县电子政务办公室 网站维护电话:0812-8179802

备案序号:蜀ICP备14016536号 网站标识码:5104210002川公网安备510421020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