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米易县新山傈僳族乡聚焦共同富裕“一号工程”,充分用活生态环境、民俗文化两大资源优势,在突出典型引领、提高再生能力、创新传承方式等方面多点发力,不断夯实文旅融合发展基础,助力将新山打造成为二半山区、中高山区共同富裕新样本。
突出典型引领,让民族文化“有动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力做强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创新示范项目、提升一批民族传统手工业等,建立民族文化传承人和项目档案库,成功申报织布、刺绣、斑鸠吃水等省市级非遗项目40项。引进多个企业,带动群众就近就业,培育致富带头人86人,种植高山芋头、车厘子、沃柑等优质产品840余亩,农特产业体系不断丰富,全乡年收入30万元以上农户达370余户。探索推行“支部+公司(专合社)+农民”发展模式,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达120万元,民族文化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提高再生能力,让民族文化“有活力”。积极创建四川民族村寨、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建立非遗工坊、新山傈僳族祖居圣地博物馆青少年研学基地,通过将刺绣、葫芦笙歌舞等非遗项目纳入授课内容,增强青少年保护民族文化意识,树立文化自信。采取“聘请非遗专家讲+鼓励本地人才带”的方式,加强群众性文艺辅导,加大文艺精品创作力度,推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编排《傈僳情韵》《新山给洒嗯呱呱》《新山的传说》等“魅丽新山”文化精品。近年来,开展非遗技能竞赛及培训10余次,开展非遗文化进村庄、进校园等培训活动20余次,参与人员达500人次,参加展演展示等活动30场次,激发传统民族文化活力。
创新传承方式,让民族文化“有魅力”。持续打造“民族文化+文艺活动”特色品牌,成功举办中国首届傈僳族文化旅游高峰论坛、全省乡村文化旅游节等重要活动30余场次,吸引游客14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超500万元,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民族文艺活动,丰富展演平台,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同时,先后引进云上梯田旅游公司、隐栖堂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打造高端民宿和“稻香咖啡馆”,培育农文旅康产业项目集群,进一步丰富业态,增加消费场景,有力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主办:米易县民宗局 承办:米易县电子政务办公室 网站维护电话:0812-8179802
备案序号:蜀ICP备14016536号 网站标识码:5104210002川公网安备510421020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