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期)米易县:用活用好民族资金 助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3-26 来源:米易县民宗局  阅读次数: 0

米易县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乡村振兴相融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充分发挥民族专项资金整合撬动作用积极争取上级民族资金4010万元,整合其他资金6000余万元支持民族地区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突出的优势做强产业聚焦“4+1”产业体系,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程重点项目撬动其它资金,在民族地区推广种植林下中药材续断1000余亩,新发展枇杷、蓝莓等高附加值优稀水果2000亩,完成普威镇西番村分拣中心、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观景平台、休闲步道、和美村寨建设,项目区群众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活水平实现质的飞跃,助力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二是突出的导向做亮特色。聚焦打造民族乡村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建设民族手工艺共富工坊、共富小院结合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改建提升民族风情园和美村寨等;创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歌舞展演、新春民族非遗文化千人巡游、四季“村晚”等活动30余场常态化开展约德节、火把节等少数民族重大节庆活动100余场依托地区优势,打造米易麻陇“妞妞桃采摘节、普威三花节、晃桥村枇杷节等特色活动;建成傈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米易红糖等非遗文化传承基地,成功变现文化资源,有力促进民族手工业融合创新发展。推动品牌化发展,成功打造米易傈僳梯田4A级旅游景区、普威镇旅游景区,年接待量达50万余人次,民族资金融合培育农文旅品牌效应不断凸显。


    三是突出引力助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民族团结示范重点工程带动作用,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新途径,大力发展乡村经济。晃桥村采取“村集体经济+社会资本方式,积极探索康养+宜居”发展新路径新山村推行“支部+公司+合作社+贫户”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传统民俗文化繁荣发展西番村“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承建+村民监督的项目建设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目前,全县已建成的民族团结示范重点项目所在村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500万元,不断绘就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新画卷。

 

 

主办:米易县民宗局 承办:米易县电子政务办公室 网站维护电话:0812-8179802

备案序号:蜀ICP备14016536号 网站标识码:5104210002川公网安备510421020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