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期)米易:坚持“四聚四力”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发布时间:2024-10-29 来源:米易县民宗局  阅读次数: 0

    近年来,米易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从高位推动、宣传引领、共同富裕、深化治理四方面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等荣誉。

 

聚焦“高位推动”,凝聚团结奋斗合力。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坚持把党的领导放在首位。坚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四个并重”和“五个纳入”,定期研究部署创建工作,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纳入全县“十四五”规划统筹推进,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营造出“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的良好氛围,为米易县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攀枝花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聚焦“宣传引领”,增强全民参与动力。坚持从干部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全面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以“十进”为抓手,高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阵地建设,有形有感有效覆盖全社会各方面。在人员密集场所张贴宣传海报和“道中华”推广宣传册7000余张,安装大型广告牌76块,新增宣传小品4个,组织开展宣讲100余次,创作《颛顼故里》《梦回马鹿寨》等文艺精品10余部,精心打造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公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歌舞展演、民族团结进步“坝坝会”和“小课题”等系列创建品牌。一批民族团结模范集体、个人受到省市表彰,全县354单位被中央、省市县命名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聚焦“共同富裕”,增添繁荣发展实力。聚焦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持续加大民族地区的投入力度,补齐设施短板,做强特色产业,缩小发展差距。整合涉农资金16.43亿元,在民族地区实施重点项目26个,新改建蓄水池54口、道路31.6公里,建成高标准农田1万亩。培育-轮作粮经复合基地9000晚熟芒果基地5.4万亩、优质核桃基地11万亩、优质烤烟基地1.7万亩,标准化养殖场175,建成一批四川民族村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项目,全面形成安宁河谷稻菜轮作、二半山区特色水果、中高山优质林果“三大产业带,带动群众户增收2000元以上各族群众对城乡生态宜居满意度大幅提高,群众满意度达90%以上。

 

聚焦“深化治理”,激发共建共享活力。以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为抓手,建强基层党组织、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创新治理模式。选优配强民族地区干部强化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县级、科级领导中少数民族干部达86人,全面推进86个村(社区)阵地升级改造,推动368个便民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有效发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作用,建立统战、民宗、政法、信访、社区一体会商联动机制,精准高效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就业、居住、子女入学等服务。建立村级“三会”“五员”等群众性自治组织,推广“一事一公约”“红白喜事九大碗”“遇事说事”等治理新模式,着力构建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良好局面。

 

主办:米易县民宗局 承办:米易县电子政务办公室 网站维护电话:0812-8179802

备案序号:蜀ICP备14016536号 网站标识码:5104210002川公网安备510421020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