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度高温,健康生活方式来助力
来源:米易县卫生健康局 发布时间:2025-07-23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近期,全国范围内高温来袭,走在户外,灼人的热气扑面而来,每一次呼吸都裹挟着高温的燥热。持续的高温不仅让人身体倍感不适,稍不注意,中暑、热射病等健康隐患还会悄然找上门。学会在高温酷暑天气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从降温防暑、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到心理调节、体重管理等多方面做好应对,已然成为每个人的必修课。
一、高温天气,谨防中暑
中暑是因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人体体温调节失衡引发的急性疾病。依据严重程度,中暑症状呈现出不同特点:
先兆中暑:这是中暑的早期阶段,人体开始发出“预警信号”,此时,会感到头晕、头痛、口渴难耐,大量出汗导致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难以集中,动作也变得不协调,体温稍有升高,一般不超过38℃。
轻度中暑:若未及时干预,先兆中暑可发展为轻度中暑。除了先兆中暑的症状加剧外,体温会上升至38℃以上,同时出现面色潮红、皮肤灼热,或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症状,身体的不适明显加重。
重度中暑:最为严重的重度中暑,包含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热痉挛表现为肌肉突然性、阵发性痉挛和疼痛,多发生在四肢、腹部等部位;热衰竭时,患者会出现头晕、恶心、晕厥等症状,伴有皮肤湿冷、血压降低;热射病最为凶险,体温急剧升高,可达40℃以上,伴有意识障碍、抽搐,若不及时救治,会危及生命。
听说除了身体会出现中暑症状,人的情绪也是会“中暑”!是的,“情绪中暑”指人长时期待在超过35℃的高温环境下,容易出现心情烦躁、情绪低落等现象,明明身体没有出现任何不适,却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在临床上称之为夏季情感障碍综合症。
二、安度高温,健康生活方式来助力
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段一天中最热的时段外出活动。外出时务必佩戴宽檐帽、穿着防晒衣、佩戴太阳镜。选择轻薄、透气、浅色的衣物。
科学补水至关重要:遵循“少量多次”原则,定时饮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大量出汗时,可适当选择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进行补充。切忌短时间内大量饮用冰水,以免刺激肠胃。
有效物理降温方法:可用凉水拍打手腕内侧、颈部两侧(动脉流经处),帮助快速散热。
合理使用空调:空调温度不宜设置太低,一般26℃~28℃比较适宜,避免骤冷骤热。时常开窗通风,建议2~3小时左右开一次窗,每次通风约10~15分钟,保证室内空气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