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玩手机8分钟,大脑兴奋1小时!有这些习惯的人,患癌风险增加69%

来源:米易县卫健局     发布时间:2024-04-09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好多人爱睡前玩手机,一到晚上手机好像变得格外好玩,拿起就难放下,甚至睡意全无,然而事情不止睡不着这么简单。

  英国神经科学家马修·沃克在《我们为什么要睡觉》中提到,在过去的100年时间里,人类的睡眠时间减少了1小时,30%的人正在承受睡眠障碍的痛苦。而手机等电子产品,就是偷走睡眠的“最大嫌疑人”。

  手机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大脑兴奋剂。美国睡眠评估平台(Sleep Junkie)对2012人进行睡眠数据调查,78%的人承认自己有“报复性睡眠拖延症”,调查数据显示,睡前玩手机后,平均入睡时间需要1小时。

    褪黑素是一种帮助人体入睡,提升睡眠质量的激素。但是在手机蓝光的刺激,会影响人体视网膜的感光作用,显著影响褪黑素的释放。此外,手机短视频还可能调动人体分泌更多的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让人在深夜越来越兴奋。然而,睡前玩手机造成的生物钟混乱,可不止白天犯困这么简单。生物钟通过与地球的昼夜周期同步,调节睡眠、清醒和几乎所有身体功能的周期。当我们身体内部这个“时钟”失调时,癌症等很多疾病随之而来。

  一、这些不良睡眠习惯,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①1.5万国人研究:睡眠时间过短更易患癌

  2023年7月,知名期刊《癌症》上发布了一项关于睡眠习惯、时间与癌症风险的研究。近1.5万人的分析发现,睡眠时间过短与癌症风险升高密切相关。

  与晚上睡眠时间为6-8小时的人相比,睡眠时间<6小时的人,患癌风险升高41%。对于总睡眠时间,与全天睡眠7-8小时的人相比,总睡眠时间小于7小时的人,患癌症风险升高69%。

  ②黑白颠倒不补觉,促进肿瘤生长

  2023年10月,一项发表在《肝病学杂志》上的研究首次通过实验证实,黑白颠倒(慢性昼夜节律失调)是一种致癌物。

  研究人员采用与人类生理节律相似的小白鼠进行实验。结果发现,肿瘤在慢性昼夜节律紊乱下会自发发展,而将小鼠恢复到正常的昼夜节律时,其肿瘤发展减缓,并抑制了肿瘤转移。睡眠时间短,会增加中国人群癌症风险。但睡眠时间和其他致癌的因素比,是一个较为容易通过行为方式调整来改变的风险因素。良好的睡眠必须是每个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现在开始注意,还不晚。

  二、这几点帮助你拥有更好睡眠

  ①睡前30分钟停止使用手机

  如果你一时半会戒不掉手机,在睡前30分钟停止使用手机,也有利于大脑更快进入睡眠状态。睡前把手机放到离床远的地方在这个电子产品时代,晚上丢掉电子设备可以帮助你实现更好的睡眠。

  ②睡前3小时避免剧烈运动

  运动会释放内啡肽,提高皮质醇水平,让你的身体保持警觉和清醒。如果你只能在晚上锻炼,可以考虑轻度拉伸和散步。适当的运动可以显著改善睡眠。

  ③把手机亮度调低,并保持一定距离

  如果睡前实在要使用手机,建议开启环境灯,把手机调亮或者采用夜间模式,减少蓝光对视网膜的刺激。如果一定要将手机置放在卧室,也应该在睡前调低屏幕亮度,同时保证双眼与屏幕之间至少相隔36厘米,这样褪黑素的分泌就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④制定睡眠时间表,避免报复性补觉

  如果工作日几乎不睡觉,整个周末都在睡觉,人体的生物钟就会失调。试着每天在同样的30分钟内睡觉和起床,即使在周末也是如此。虽然即便白天补觉好像能恢复一些精力,但白天长时间小睡只会让晚上更难入睡。

审核: 任乔波   责任编辑: 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