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易县大力推广大春作物生物防治技术、统防统治示范,保障粮食安全
来源:米易县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4-07-18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7月,进入了玉米、水稻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为了确保粮食安全,提升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水平,米易县大力推广大春作物生物防治技术、统防统治示范,保障粮食安全。
7月10-15日,依托米易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运营单位四川米易天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攀莲镇、丙谷镇、白马镇、草场镇、湾丘乡、麻陇彝族乡、新山傈僳族乡7个乡镇示范推广天敌昆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玉米螟及水稻二化螟,集中连片区域采用无人机投放,零散区域采用人工投放,全县共计开展粮食作物害虫生物防治51093亩,投放赤眼蜂102187枚。其中水稻防治10695亩,投放赤眼蜂21391枚;玉米防治40398亩,投放赤眼蜂80796枚。其中在丙谷镇沙沟村、橄榄河村、小河村你、雷窝村集中开展植保无人机释放赤眼蜂统防统治示范6740亩(玉米4400亩、水稻2340亩)。
在田间释放天敌昆虫赤眼蜂开展生物防治,其原理是通过赤眼蜂产卵寄生到草地贪夜蛾、玉米螟虫、黏虫、水稻螟虫的卵粒内,卵孵化后的幼虫取食害虫卵块,使害虫卵不能孵化,达到“以虫治虫”目的,实现农药减量控害。本次生物防治面积51093亩,按减少1次农药的使用有效成分平均5克计算,可减少255公斤的农药使用。
另外,在撒莲镇安全村水稻高产示范片对水稻螟虫、纹枯病、稻曲病等病虫害进行植保无人机飞防700余亩。今年雨水偏多,在病虫害防治时既要抢农时,又要抢天气,往年人工防治需15人10天时间完成的工作,一台植保无人机3天即可完成。使用植保无人机开展统防统治工作,施药后防效高,既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药利用率,又减少施药时的人工成本的投入,达到节本增效的作用,可减少60%的人工成本投入。
2024年7月11日在新山傈僳族乡开展赤眼蜂防治培训并发放赤眼蜂球
2024年7月10日在麻陇彝族乡开展赤眼蜂防治培训并发放赤眼蜂球
2024年7月13日在丙谷镇开展赤眼蜂无人机统一释放赤眼蜂
2024年7月12日在撒莲镇水稻高产示范片水稻无人机飞防